逐水,涤痰。治痰饮癖积,喘咳,水肿,胁痛,心腹癥结胀满,食物中毒,疟母,痈肿。①《本经》:主咳逆上气,喉鸣喘,咽肿短气,鬼疟,疝瘕,痈肿。②《别录》... [详情]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5~1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调敷或煎水含漱。
芫(《山海经》),去水(《本经》),败花、赤芫、儿草(《吴普本草》),毒鱼、杜芫(《别录》),头痛花(《纲目》),闷头花、老鼠花(《东还纪程》),闹鱼花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棉花条、大米花(《江苏植药志》),芫条花、野丁香花(《山东中药》),九龙花、浮胀草、地棉花(《湖南药物志》),银腰带、小叶金腰带(《江西草药》)。
《本草经集注》:决明为主使。反甘草。【成份】芫花含芫花素、羟基芫花素、芹菜素及谷甾醇;另含苯甲酸及刺激性油状物。【功能主治】逐水,涤痰。治痰饮癖积,喘咳,水肿,胁痛,心腹癥结胀满,食物中毒,疟母,痈肿。
②《别录》:消胸中痰水,喜唾,水肿,五水在五藏皮肤及腰痛,下寒毒、肉毒。
③《药性论》:治心腹胀满,去水气,利五脏寒痰,涕唾如胶者。主通利血脉,治恶疮风痹湿,一切毒风,四肢挛急,不能行步,能泻水肿胀满。
⑥《本草原始》:煎汁渍丝线,系痔易落,(并能)系瘤。【别名】芫(《山海经》),去水(《本经》),败花、赤芫、儿草(《吴普本草》),毒鱼、杜芫(《别录》),头痛花(《纲目》),闷头花、老鼠花(《东还纪程》),闹鱼花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棉花条、大米花(《江苏植药志》),芫条花、野丁香花(《山东中药》),九龙花、浮胀草、地棉花(《湖南药物志》),银腰带、小叶金腰带(《江西草药》)。【药用部位】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花蕾。【性味】辛苦,温,有毒。
《本草经集注》:决明为主使。反甘草。【成份】芫花含芫花素、羟基芫花素、芹菜素及谷甾醇;另含苯甲酸及刺激性油状物。【功能主治】逐水,涤痰。治痰饮癖积,喘咳,水肿,胁痛,心腹癥结胀满,食物中毒,疟母,痈肿。
②《别录》:消胸中痰水,喜唾,水肿,五水在五藏皮肤及腰痛,下寒毒、肉毒。
③《药性论》:治心腹胀满,去水气,利五脏寒痰,涕唾如胶者。主通利血脉,治恶疮风痹湿,一切毒风,四肢挛急,不能行步,能泻水肿胀满。
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,药品通仅提供药品基本查询信息及购买信息展示服务,不提供药品交易服务,药品通相关药品价格信息来自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。
药品通所展示药品信息仅供参考,如药品信息与您实际采购信息不同,请以实际采购信息为准。
上一篇:芫花的副作用